至今為止,怎樣選用恰如其分的膠粘劑,尚無一個系統通用的原則,也不存在“萬能膠”供人們隨意使用。
選用膠粘劑的一般原則可概括如下:
1、考慮被粘物的種類和性質,由于被粘物的種類很多,性質各異,只籠統的知道是金屬、橡膠、塑料、織物等還是不足以說明材料的具體品種,而每種膠粘劑的最佳對象又有局限性,因此,對被粘物了解得越透徹,選用的膠粘劑會越合適,粘接效果會越好。
a、金屬及其合金的表面致密、極性大、強度高,宜選用改性酚醛樹脂、改性環氧樹脂、聚氨脂橡膠、丙烯酸酯類結構膠粘劑。
b、橡膠本身或橡膠與其它材料的粘接,應選用橡膠型膠粘劑或橡膠改型的韌性膠粘劑。
c、一些熱塑性塑料可用溶劑、熱熔膠、膠粘劑粘接;熱固性塑料只能用和金屬相同的膠粘劑粘接。聚乙烯、聚丙烯、聚四氟乙烯等難粘塑料,未經特殊的表面處理,是不能用一般膠粘劑粘接的。
d、膨脹系數小的被粘物,如玻璃陶瓷等,應選用彈性好的膠粘劑。
e、兩被粘物間表面接觸不緊密或縫隙較大,應選用粘接強度較大或加有填料的膠粘劑,而不能使用502膠和厭氧膠。
f、大面積的粘接,不能使用室溫快速固化的膠粘劑。
g 、對于粘接彈性模量底的金屬或薄性被粘物,應選用韌性好的膠粘劑。
當然,新型膠粘劑不斷推出,配方千變萬化,很難設計一個包羅萬象的公式來選用,因此我們應掌握膠粘劑的基本技術,根據實際情況,進行分析,選用適當的膠粘劑。
2、考慮膠粘劑的效能,其配方不同,效能也不同,包括如下:狀態、粘度、適用期、固化條件、粘接工藝、粘接強度、使用溫度、收縮率、線膨脹系數、耐蝕性、耐水性、耐油性、耐介質性和耐老化性等。
3、考慮粘接的目的和用途就粘接而言,兼具連接、密封、固定、定位、修補、填充、堵漏、嵌縫、妨腐、灌注、罩光、絕緣、導電、導熱、隔熱以及滿足某種特殊要求等多種功效。實際使用中,往往某一方面用途占主導地位,就應視具體情況來選用膠粘劑。
4、考慮粘接件的受力情況受力大的要選用結構膠粘劑;長期受力的,應選用熱固性膠粘劑;受力頻率低或靜載荷的,可選用剛性膠粘劑,反之,應選用韌性膠粘劑;受力復雜的,應選用彈性體和熱固性樹脂組合的膠粘劑。
5、考慮粘接件的使用環境一般考慮溫濕度、介質、真空度、輻射及戶外老化等。
6、考慮工藝上的可能性。
7、考慮是否經濟和采購難易。
選擇原則
?。?)考慮膠接材料的種類性質大小和硬度;
?。?)考慮膠接材料的形狀結構和工藝條件;
?。?)、考慮膠接部位承受的負荷和形式(拉力、剪切力、剝離力等);
?。?)考慮材料的特殊要求如導電導熱耐高溫和耐低溫。